产业强则经济强,项目兴则产业兴。近年来,济南经济社会稳步发展,经济总量在城市排名中持续前移,很关键的一点,就是持之以恒牵住产业项目这个“牛鼻子”。
10月29日,济南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,研究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,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。
海右君注意到,在这次会议上,山东省委常委、济南市委书记刘强专门谈了如何抓好产业类项目谋划工作。
海右君根据官媒报道,对刘强书记的“项目谋划法”进行了梳理——
盯牢“五类项目”:盯牢实体经济项目、高水平项目、投资体量大的项目、央企和省属企业项目、四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。
坚持“三个并重”:坚持国家所需、济南所能、未来所向并重,坚持立足现有和无中生有并重,坚持自上而下招引和自下而上策划并重。
用好“四个力量”:充分用好现有企业的力量、资本的力量、专业化的力量、政府部门的力量。
按照“四个要求”:按照“突出重点、讲求细节、压实责任、形成闭环”要求。
刘强书记的“项目谋划法”,言简意赅,思路清晰,重点突出,显然,这是城市执政者在驾驭全市经济大盘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出的经验,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,理应成为全市上下抓好产业类项目谋划招引的“方法论”。
(一)
盯牢“五类项目”
盯牢实体经济项目、高水平项目、投资体量大的项目、央企和省属企业项目、四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。
为何要盯牢这五类项目?
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,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,也是一座城市强大的重要支柱。对济南来说,当前正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,努力让工业的“压舱石”成为实体经济的“硬核”,实体经济对济南的意义尤为突出。
高水平项目,代表着高质高效,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大项目带动大发展,投资体量大的项目带动作用强,是引领发展的“牛鼻子”。
央企和省属企业往往实力雄厚,资源丰富,对接央企和省属企业,既是主动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、服务全省发展大局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积极举措,也是提升济南发展动能的重要途径。
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“压舱石”。在一定程度上,主导产业的成色决定着济南强省会建设的质量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、精品钢与先进材料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、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济南的四大主导产业,也是全市的优势所在、底气所在、未来所在。只有拉长长板,放大优势,做大做强主导产业,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强省会的蓝图目标。
这五类项目是产业类项目谋划的目标所在,其中的核心是四大主导产业。目标就是方向,谋划产业类项目要坚持目标导向,时刻盯紧五类项目,积极推进,确保执行不偏向、不变通、不走样。
(二)
坚持“三个并重”
坚持国家所需、济南所能、未来所向并重,坚持立足现有和无中生有并重,坚持自上而下招引和自下而上策划并重。
坚持国家所需、济南所能、未来所向并重,不难理解,只有融入和服务国家大局谋划项目,才能担当重任、赢得机遇;只有立足济南实际,才能引来适合自己的项目;只有坚持未来所向,才能引来符合发展趋势的项目,赢得未来。
坚持国家所需,要吃透国家政策和部署要求,加强向上对接和争取;坚持济南所能,要对全市情况了然于胸,做到知己知彼;坚持未来所向,需要加强学习和预判,超前谋划,就像当前炙手可热的量子产业,济南从2010年就开始布局,因此才有了现在的领跑优势。
坚持立足现有和无中生有并重,一方面要做到依托现有基础,发挥自身优势,实现做大做强。比如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,总投资1535亿元,不折不扣的“巨无霸”,就是依托济南本土企业山东重工打造的。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,以创新思维做到超前谋划,把不可能变成可能。比如短短3年,济南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,成果加速产出,捷报频传,齐鲁卫星、微纳量子卫星“济南一号”“泉城一号”低轨卫星成功发射;中科院空天院济南园区一期、空天信息产业基地、低空监视服务网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;200余家空天信息上下游产业链从业企业已在济南集聚。
讲立足现有,是要从实际出发,放大自身优势,让优势转化为胜势;讲无中生有,是要解放思想,大胆创新,提高预判能力,提前布局符合未来趋势的“新赛道”。
坚持自上而下招引和自下而上策划并重,一方面要做到自上而下“一盘棋”,全员上阵抓招商,特别是“一把手”要作表率, 以上率下、上下同欲。另一方面要让直接参与、具体负责的基层一线职能单位、负责同志参与项目策划,同时让上级部门把关定向,既发挥基层靠近一线、立足现实的优势,又发挥上级部门站位全局、全面把握的优势。
讲自上而下,是要形成强大合力;讲自下而上,是要把立足现实与站位全局相结合。
(三)
用好“四个力量”
充分用好现有企业的力量、资本的力量、专业化的力量、政府部门的力量。
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这就要求招商引资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,强调用好“企业的力量、资本的力量”,就是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。
前段时间,济南出台《关于开展招商引资“九大行动”的实施意见》,就专门明确强化重点企业招商,鼓励各区县、相关功能区制定以商招商工作机制和激励办法,依托本地龙头骨干企业开展以商招商。
资本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,比如基金招商已成为当下一股潮流,济南就提出,整合拓展百亿规模的园区产业发展基金,瞄准独角兽企业、瞪羚企业、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实施靶向招引,加快招大引强步伐。
招商引资作为一项工作,有其规律和窍门,这就要求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素养、专业知识、专业能力的招商队伍。近几年,越来越多地方把“专业化招商”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。济南提出,每年选派不少于50名优秀干部到招商岗位和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等知名企业锻炼,打造年轻化、专业化的招商干部队伍。明确了加大招商领军人才引进力度,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、中国 (山东)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、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,每年面向国际国内选聘招商领军人才。
发挥好政府部门的力量,需要形成一个共识:招商引资不仅仅是招商部门的事,也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任务;不仅仅是市级、区级单位的事,也必须得到街镇、村居的密切配合。
用好“四个力量”,就要使市场和政府各就其位、各展其长,推动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、相互补充、相互协调、相互促进的格局,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。
(四)
按照“四个要求”
按照“突出重点、讲求细节、压实责任、形成闭环”要求。
刘强书记曾在《济南日报》刊发署名文章《以科学方法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》(详见链接:《济南市委书记刘强的这篇署名文章,把如何推动工作落地讲透了!》),对“突出重点、讲求细节、压实责任、形成闭环”进行了详细阐释。在此,海右君对其中的核心内容进行简单梳理,需要全文的老铁可点击上述链接。
第一,突出重点。当前,我们面临着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往往要面对“既要、还要、又要、更要”等多难选择,必须既讲“两点论”,又讲“重点论”,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抓纲带目、以点带面,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。
1、善于从全局出发把握重点。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围绕重点谋划工作,搞明白国家和省需要我们做什么、我们必须做什么,放大坐标找准位置,弄清楚单项工作在全国、全省以及副省级城市中是什么位次,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哪里、原因是什么,从而找到改进提升工作的有效路径。
2、善于在发展中把握重点。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、变化和发展过程中,同一项工作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重点任务,要把握规律,因时而谋,有针对性地确定战术打法。做任何工作,只要抓住不同时期、不同条件下的重点,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、主动求变,就能有的放矢、精准施策,取得最好成效。
3、善于以前瞻的视角把握重点。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,谁见事早、行动快,谁就能抢占先机、掌握主动、赢得未来。必须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和态势,超前谋划事关未来发展的问题,下好“先手棋”。
第二,讲求细节。细节决定成败,一项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,原因有很多,但一定存在细节没做好的因素。各级干部要明白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的道理,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细节和小事,防止“细节中的魔鬼”损害大局。
1、把工作细化到最小单元。抓工作不能浮在面上、大而化之,必须细致细究,把工作落细落小。
2、把每个细节做到最优。做任何工作,都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,有求真较真的精神,把每一个细节都做扎实、做到位。让极端负责、细致细究真正成为自觉。
3、注重系统集成、整体衔接。细节并非独立的存在,而是整体中的部分。抓细节要坚持以系统思维来谋划,注重统筹协调,特别是注意各细节间的整体性、协同性,坚决防止“合成谬误”。
第三,压实责任。责任决定成效。有些工作之所以效果不够好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不明确。必须加快构建权责清晰、科学高效的责任体系,引导全市上下明责、履责、负责、尽责,切实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、把该抓的工作抓起来。
1、明确责任分工。每一项工作都要建立横到边、纵到底的责任制,层层压实党委政府、行业部门和每个人的责任。牵头单位就是主攻手,就是负责兜底的。各区县(功能区)作为工作推进最前线,既要落实好主体责任,也要落实好属地责任,全力抓好本辖区内的各项工作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,发挥好“关键少数”作用,不能当甩手掌柜。对重点工作,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部署、推进落实,既挂帅、又出征;班子成员要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抓好分管领域工作落实。
2、严格完成时限。每一项工作、任务,都要明确时间节点、路径设计和具体要求。对于确定的事情,要早动手、快落实,在规定时限内,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往前赶,坚决防止平时不作为、该交账了搞突击,甚至乱作为。责任落实还要坚持实事求是,把各方面的情况搞真实,一就是一、二就是二,宁要不完美的真实,不要不真实的完美。
3、密切协同配合。既分兵把口,又加强协同,坚决反对本位主义、部门主义,做到分工不分家、补位不缺位,宁可向前一步形成交叉,也不能后退一步造成空档。
4、强化激励约束。责任落实得怎么样,很重要的是用好考核奖惩手段,树立公平公正、赏罚分明的鲜明导向。
第四,形成闭环。干任何工作,都要有结果,这就需要加强闭环管理,坚持具象化、可量化、可评估,建立“任务部署、建立台账、督导考核、评估问效、成果巩固”的全链条工作推进体系,确保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,坚决避免“把说了当做了、把做了当做成了、把做过了当做好了”。
1、坚持清单化、台账化管理。对每项重点工作都要制定具体行动方案,逐条逐项拉出任务清单,分层分级建立工作台账,确保每项任务都有台账可查、完成情况可随时掌握。
2、坚持项目化、工程化推进。抓工作要善于找准抓手、找到落点。不管多么复杂的工作,都要把任务细化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、实实在在的项目,完善指标体系、工作体系、政策体系、责任体系,让每项任务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可操作。要善于以工程化方式来推进,对每项任务都要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,按标施工、挂图作战,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,确保落实到位。
3、坚持过程化、动态化督导。部署了工作、出台了政策不是终点,关键要做好抓落实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督导评估既要善于“找刺”,也要帮着“拔刺”,对一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次、基层自身无法解决的事项,要提级办理、统筹协调,问题不除、决不收兵。